您的位置:首页>娱乐 >

读《通鉴》记114:孙权与张昭:当雏凤清于老凤声…… 全球新视野

2023-07-05 19:52:37    来源:观察网
权母吴氏疾笃,引见张昭等,属以后事而卒。——《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

.

孙权此生,一共被托了两次孤。而且,都是被托给了同一个人:张昭。


(资料图)

第一次是在孙策将死之时,当时孙权只有19岁。

孙策先是对孙权一番叮嘱,然后又对张昭说了另一番话,大意是:如果仲谋不堪任大事,那您就自己来干!哪怕是将来我们在江东待不下去了,得回到江西,那也可以。

这个场景,和刘备托孤诸葛亮颇为相似。但细心的筒子一定已经发现了,这里面没有周瑜什么事。甚至于,在孙策死前,周瑜都没能赶回来。并没有什么“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话,孙策就只托孤给了张昭一个人。而周瑜只是在孙策死后,才留在孙权身边,与张昭一起尽心辅佐孙权。

又过了几年,孙权的母亲也去世了。《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记载,“(权母吴氏)临薨,引见张昭等,属以后事”。孙权又一次被托孤给张昭。

.

______

.

这两次托孤,都是基于绝大的信任,但却给孙权和张昭日后的相处,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导火索是曹操南征。刘琮投降曹操以后,曹操兵锋东指。史载: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乡震失色。是战是和,在东吴内部引起了巨大争论。

张昭主降。

在《三国演义》中,张昭的形象被描绘成了典型的投降派嘴脸。但其实,真实历史中的张昭并不是一个软骨头。于是问题也就来了:张昭的所谓投降,是因为其软弱,还是因为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联系到张昭所身受的托孤重任。

按照曹操当时的统战政策,地方实力派在投靠以后,曹操所给的待遇是相当好的。无论是张绣,还是后来的张鲁,在投靠曹操以后,加官进爵从来都是头一份。而刘琮在降后,则换到了青州继续做刺史。因此,孙权若是战前请降,其待遇绝不会差。

相反,打一仗才倒是有不小的失败危险。当时的曹操如日中天,几乎是战无不胜;而且又控制了朝廷,名望所在,你说你一个地方割据势力,凭什么去和中央军开战呢?此前的袁氏一族就是很好的前车之鉴,一场仗败过后,整个家族随之覆灭。

在那个时间节点上,投降怎么看都是比开战要更优的选项。

揣测张昭的心思,他应当是害怕战败的后果,害怕自己因此而对不起两次托孤之任。至于战胜——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

______

.

然而孙权并没有听他的。而且关键是,赤壁一战,曹操还真的战败了。

于是,张昭战前的一切主降,便都成了罪状。这件事,也成了张昭和孙权之间绕不过去的坎。

孙权登极以后,朝堂之上,身为文臣领袖的张昭准备好了一番说辞,正要夸赞。可他嘴还没张开,孙权就说,打住!你就别说话了,当年要是听了你的,怎么会有如今的局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孙权这是结结实实的打了张昭一耳光,给所有人看。在这之后,孙权于张昭始终心有芥蒂。

孙权称帝后,以当时的惯例,适合张昭的职位应该是太傅——不录尚书事的太傅,其实只是名位崇高,但实际上并无所管辖。但孙权却连这个表面工作都不愿意做,他生造出了一个辅吴将军的称号给张昭,无所职掌。

两次托孤以后,张昭的位置变得特别尴尬。

一方面,这种托孤是人尽皆知的,东吴高层在事实上也表示认可;但另一方面,张昭却又没有任何的制度保障,其何所职掌、有何官属机构,甚至于干到什么时候,孙策与吴夫人都没有提。

这里可以对比的是诸葛亮。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府治事,并兼任益州牧,蜀国大大小小的事,决策权全部在他一个人手里。直到他死后,刘禅才开始正常行使权力。

而张昭在东吴,却只能这么不尴不尬的存在着。

在孙权年轻时,局面还尚可维持,但随着双方年纪的渐长,孙权慢慢的就不大愿意听张昭的话了。毕竟前任留下的重要部下,对现任而言,从来都是绊脚石。更何况在孙权这里,张昭还更多了一层托孤的身份,这更让孙权觉得不自在。

这种不自在,不是说个人享受上的不自在,也不仅仅是张昭曾经主降而给孙权带来的不自在,更是一个逐渐成长的一把手的不自在。张昭在孙权的身前,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孙权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吴之主,就一定要解决张昭的问题。

换一种通俗的表达就是,张昭在两次托孤中,承担了责任,却没有相应的权力。而孙权想要真正获得权力,就一定得肃清张昭的影响。

这是张昭的原罪。

到这里,我们也就厘清孙权的行事逻辑了:他对于张昭主降的处理,只是用来打击张昭声望的手段和借口。

我们甚至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孙策在死前明确将决策权交给了张昭,张昭是不是还会变成一个投降派?答案是必然不会。若是如此,张昭只能主战。

因为他一旦主降,东吴马上就会分崩离析,大大小小的官员会认为他辜负了孙策的重托,抛弃了孙策的事业,从此会对他唾弃不已。张昭本是性情刚烈之人,如何能忍受士人的鄙视?他必然会选择坚持抵抗——至于胜利与否,这个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态度才是此刻的关键。

但历史没有如果,张昭接受了两次托孤。而从他接过这份责任远大于权力的差事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必然会在孙权成年以后,迎来待遇尴尬的这一天。

这让张昭的人生从此被撕裂为两个部分。在孙策时期,他是绝对的二把手。孙策于内政甚至不管不顾,完全交给张昭处理。但到了孙权时代,决定政策的却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已经没有张昭什么事了。

张昭既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诉求。但因为他的原罪——不是投降曹操的原罪,而是托孤重臣这个身份带来的原罪,让他晚年只能在家中著书立说,聊以自慰。

对于一个尴尬的存在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

______

.

番外 | 我们的说书时间

整体上而言,孙权在对待张昭一事上,并没有赶尽杀绝,做得还是可圈可点,颇可称道的。尽管孙权经常恶心张昭,但通过留在史料中的一些小事,我们却能一窥孙权内心深处的想法。

蜀吴日后交好,蜀国曾经派一名使者出使吴国。这位使者大约口才极佳,说得吴国人目瞪口呆,无言以对。这个时候,孙权就想张昭了。他说,如果张昭此刻在这里,使者怎能如此猖狂!

张昭为什么不在呢?因为他和孙权吵架了,不愿意上朝。

联系到两人早年的经历,孙权内心深处那种“被打了找爸妈”的心态,可见一斑。

结果两人和好了没多久,又吵架了。

这次还是因为公事:孙权想结好辽东的公孙渊,但张昭说此人不可信。可孙权不仅不听张昭的,还和张昭说:吴国的人进了皇宫向我施礼,出了宫向你施礼!我对你已经够好了,你还一天到晚挑我的刺,几个意思!

张昭说,我不是挑刺啊!太后临终把你托付给我,我这是不敢稍有懈怠啊!说罢,老泪纵横。孙权也被感动得痛哭流涕。巴特,在擦干眼泪后,他继续派出使者,去了公孙渊那里。

张昭于是又生气了,又不上朝了。

这回孙权也生气了,我好话说尽,你还是不领情,你不就仗着自己一把年纪倚老卖老么?有种你就别出来!然后他派了几个泥瓦匠,把张昭家的大门给封了起来。

张昭一把年纪了,还会怕这种小孩的做派?你封我也封呗,于是派人从里面把大门也给封了起来。

后来,公孙渊果然不可信,杀了东吴派去的使者。孙权知道自己错了,就派人叫张昭进宫来聊聊天,言下之意就是道个歉。但张昭说我病着呢,起不来。

孙权脸上挺挂不住,但也忍了。之后,趁着又一次出宫,他专门路过张昭家,派人去请张昭。张昭说:我病还没好!孙权于是也生气了,朕还怕你不出门!派人就把张昭家的门给烧了。

没想到张昭说,烧死我我也不出门!孙权只得又服软,派人去灭了火……

张昭的儿子们实在看不下去了,把张昭给扶了出来。孙权走过去说“老人家你就表生气了!走走走我请你喝酒~”然后带着张昭进了宫。

这些小故事,写来令人啼笑皆非。但写着写着,却让人想到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相处——尤其是子与父,那种男人之间别扭的亲情关系。

孙权与张昭之间,关系就很类似父子。对此,他们彼此可能都是心照不宣的。否则,臣子脾气再大,也没有这么跟皇帝发火的。

张昭身受两次托孤之任,对孙权不会不生出一种父亲般的慈爱。在孙策死的时候,当孙权还忙着悲痛不已哭哭啼啼,张昭就在旁边厉声说,此时不是痛哭的时候!后来孙权称帝,张昭也曾说过“当年是桓王(孙策)、太后把陛下嘱托给老臣,而不是把老臣嘱托给陛下”这样的话。张昭是把孙权当儿子一样看待的。

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态度是什么?

是怕你不成功,而是怕你失败。你的事业越做越成功,这并不是父母的诉求。父母担心的,永远是有一天你会不会衣食无着。为什么父母都希望子女早日成家立业,有个稳定的工作?就是因为他们都希望你从此能过着安生的日子——仅此而已。

但只是可惜,很多时候,这只是站在父母角度的一厢情愿。子女终究是要长大的,他们终究会有羽翼丰满的那一天,你无法拦住他们对于世界的莽撞向往。当雏凤清于老凤声,老凤是担忧多于惊喜的;而雏凤呢,在急不可耐的无限活力中,又难免会生出对老凤的嫌弃。

豆瓣上有举世皆知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在那里,各路大神厉声痛斥奇葩父母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设置下种种障碍,仿佛他们是上天派来专门折磨自己的。这种抱怨,各有其因,那是两代人已经很难达成的共识。但在下想说的是,题不在于你的父母对你所造成的约束,而在于你如何应对父母所施加的影响。

当父母认定你应该早早安定,而你却想要经历不一样的精彩,这种矛盾,本就是不可调和的。你只有认清了这个现实,接下来才能意识到:些决定,总归是要自己去做的,而且,基本上不可能得到父母的支持——他们至多只能是接受。而你,也不该再强求更多。

就像孙权对张昭一样,张昭的话我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架可以吵,但气消了之后,该和好还是要和好。这才是两代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我对你,既有充分尊重,也会仔细考虑你的建议和感受,但终究,我还是要做我自己的主。

毕竟,能对我的人生负责的人,只应该是我自己。

.

-Review-

何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山难容二虎,哪怕一公和一母

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住着一个仁波切

.

文字内容原创

全目内容已归档入

微信公号“喻以流年”

.

转载请移步公号获取授权

谢绝未经授权转载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