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能源并购“冷热交替”:锂电交易金额下滑 储能势头正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实习生赵嘉璐 上海报道
【资料图】
虽然当前产业链部分领域的投资热情难挡,但整体来看,中国新能源行业今年上半年的并购金额有所下降。
普华永道8月8日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并购市场回顾及展望》(下称《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并购交易数量达395笔,较去年同期增长7%,总交易金额达1371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2年同期下降23%。其中,共有2笔超过百亿的大型交易,总计近326亿元。
事实上,今年以来,围绕着以锂电、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投资前景的讨论络绎不绝。一方面,资本市场上光伏、风电、锂电、氢能等新能源板块的估值持续回调,让部分投资者质疑新能源板块的投资情绪有所遇冷。但另一方面,产业整体的产能投资建设节奏并未放缓,以至于部分领域“合理投资、谨防过剩”的呼吁四起。
瑞银中国内地及香港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廖启华8月9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风电、光伏等行业虽然中长期的发展逻辑相对而言比较不错,但它们可能在短期之内面临着产能过剩、装机消纳瓶颈等风险。
不过,廖启华提及,储能是下半年值得关注的投资板块。“现在目前储能的配比以及渗透率相对来说比较低,我们觉得储能有望实现一个比较好的增速空间。”
锂氢“冷”,光储“热”
根据《报告》,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国内交易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占总交易数量的98%,跨境交易金额及数量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
具体到细分板块,锂电池产业链、基础设施、储能行业仍是最为活跃的投资板块,交易数量占总数比分别为27%、26%及15%。不过,从增速上看,相较去年同期,储能、风电和光伏产业增速明显。
在下游新能源车需求增速放缓以及上游碳酸锂价格震荡的双重作用下,锂电池板块的整体市场热情有所减弱,锂电单笔及整体交易规模有所收缩。
《报告》显示,2023上半年,锂电池产业链并购交易数量为105笔,同比下降24%;交易金额为523亿元,同比降幅约为50%。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我国锂电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上半年全国锂电池产量超过400GWh,同比增长超过43%;锂电池全行业营收达到6000亿元,同比增长25%。
然而,上半年上游价格的下跌的确影响了行业的并购情绪。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碳酸锂、氢氧化锂产量分别达20.5万吨、14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微粉级)上半年均价分别为33.2万元/吨、36.4万元/吨,而去年同期的均价则分别为44.5万元/吨和43.2万元/吨。
相比之下,储能赛道并购热情再度攀升,钠离子等储能新兴技术获资本高度青睐。
《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储能产业链并购交易数量为60起,同比增长约150%,交易金额达到147亿元,增长81%。这其中,工商业储能项目在2023年上半年迎来爆发,根据EESA统计,2023年上半年投运项目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547%。
普华永道认为,预计未来源网侧大储需量将持续高增,工商业储能的盈利性将进一步增强,并伴随消费电池企业进入储能电池赛道和新型储能技术的商业化,整体行业格局或将变动。同时,光储融合和储能出海将成为储能行业产业端两大主要趋势。
此外,风电、光伏行业上半年并购规模继续维持增长态势——风电、光伏行业披露交易金额达到273亿元人民币,交易数量59笔,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0%及13%,平均单笔交易额上涨约50%,位于产业链中下游的电池片与组件环节成为上半年产业链的投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体系的重要一环,氢能今年上半年的交易虽然活跃,交易数量同比上升近21%达34笔,但由于新玩家数量增加导致资本集中度分散,加之投资轮次较早且金额较低,上半年披露交易金额为19亿元,同比下降约30%。
“总体来看,融资关注度正向中上游转移,制氢及储运企业融资达12笔,储运环节液氢技术企业备受关注,电解槽核心部件(隔膜)及PEM企业融资占据主导。”《报告》认为。
警惕产能过剩,中长期需求仍旺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了重要数据——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此外,今年1至6月份,全国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新投运新型储能拉动直接投资超过300亿元。
具体而言,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299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2189万千瓦,海上风电110万千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4%,其中集中式光伏发电3746万千瓦,同比增长234%,分布式光伏发电4096万千瓦,同比增长108%。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3.89亿千瓦、4.7亿千瓦。
而在发电量方面,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34万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达7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规模稳步提升。
廖启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20年是能源转型的元年,当“双碳”目标提出之后,产业随之迎来比较快速的发展。“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大家的焦点肯定是在于装机以及电力的新能源装置上面,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在2020年末到2021年初的时候,投资的主题主要围绕着装机,电力、风电以及光伏等设备都有着比较高速的增长。”
随后在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虽然能源转型的大方向没有变,但遇到一些短期的痛症,主要是阶段性产能过剩的问题。
“尤其是因为能源转型已经放到比较高层次的国家政策里面,很多的资金、投资方都把主力放在能源转型的设备投资里面,所以导致我们很多相关的产业都出现一些短期产能过剩的问题。”廖启华表示,这导致2022年至2023年,无论是电力、新能源设备,包括风电、光伏的资本市场板块表现并没有那么好。
不过,廖启华进一步认为,对于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上半年而言,电网的数字化改革和超高压建设,以及储能产业都可能成为投资焦点。
从前述数据不难看出,当前储能热度的确高涨。
针对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曾分析了四方面原因:一是风电、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给现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挑战迅速增大,亟需大力发展各类储能以弥补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缺口;二是支撑技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三是新型储能特性与传统的储能技术形成优势互补;四是有关企业、高校、机构和各地政府发展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和工程应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廖启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储能占整个电力系统不到2%的装机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偏低。”
廖启华认为,配比10%的储能设备,是一个比较健康的中长期发展模式。并且,储能的设备价格正在下调,得益于总体技术的改变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回落,对于配比储能的回报率会有着比较好的提升。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上半年新能源并购“冷热交替”:锂电交...
上半年新能源并购“冷热交替”:锂电交易金额下滑储能势头正猛,储能... -
定位纯电轿跑/溜背造型 吉利银河E8谍照曝光
吉利银河E8谍照曝光,新车定位纯电轿跑车,并采用溜背轿跑造型设计,此 -
qq音乐pc端下载打不开为什么(QQ音乐PC...
qq音乐pc端下载打不开为什么,QQ音乐PC端无法播放音乐怎么办解答:1、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热卖背后:2.4万个...
8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秋 ",也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秋天的... -
圣诺医药-B(02257)8月9日注销已回购股份...
圣诺医药-B(02257)发布公告,于2023年8月9日注销已回购股份合共90 6 -
小女孩去上课_关于小女孩去上课介绍
小女孩去上课,关于小女孩去上课介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 -
根基难稳、高端难越,哪吒汽车还“跑”...
谁能想到2022年“吊打”“蔚小理”夺得新势力年度销冠的哪吒汽车,... -
投给未来!诺安基金的科技底色与实力
2023年以来,由AI引领的科技板块是毋庸置疑的高光板块。不过,随着近期 -
天呐,这确定是陆毅吗?感觉已经受脱相了
天呐,这确定是陆毅吗?感觉已经受脱相了,和矢野浩二好像啊,整个人干 -
太平洋小蜜蜂3号意外险投保入口在哪里?...
购买太平洋小蜜蜂3号意外险非常简单,人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了 -
北京养老保险缴纳多少年?怎么缴纳?
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规定,参加北京养老保险的人员需要缴 -
深交所:针对性减免京津冀、东北地区上...
8月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支持京津冀、东北地区防汛救灾的通知 -
近九成高速服务区覆盖充电设施(新数据...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制图:蔡华伟 本报北京8月7日电(记者韩鑫 -
北京西城:实现全市首个政府机关集中办...
火电变绿电、实现低碳排放……在“双碳”背景下,北京市西城区逐“... -
北京市消协发布电动三、四轮车消费提示
北京市消协发布电动三、四轮车消费提示 -
AI公司奥创光年Mogic AI获千万美元A轮融资
据36氪消息,AI全链路营销公司「奥创光年」(MogicAI)已于近日获得千 -
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紧急调运中央物...
原标题:紧急调运中央物资支援天津抗洪抢险本报北京8月7日电(记者姚亚 -
绘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
原标题:绘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盛夏时节,万物生长。黄河故道上的朱 -
安徽有“汽”势 | 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过百万
安徽有“汽”势|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过百万 -
安徽警方公布!抓获621人!
今年以来,全省共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8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21名